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胡錫進:中國通過一周反制,壓住了高市早苗的氣焰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如何看待中日這場沖突當前的態勢,以及評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,都很重要。老胡看到的是,中國離“取得勝利”還有距離,但我們已然占了上風,我們的目標在逐漸實現。


首先,高市早苗的囂張氣焰基本被壓下去了,日方派了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來中國做解釋,這是日方迫於中方強大壓力,想要緩和局勢的姿態。高市早苗為了保住面子不肯收回她之前的涉台言論,但是日方目前的說辭重點已經集中到日本(专题)的台海政策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上來,而非論證高市早苗的說法符合日本的一貫政策。

之前,日方的輿論戰重點是歪曲指責中國駐大阪總領事的一個網貼,並要求中方采取“適當行動”。中方的要求則要明確、嚴厲得多,即高市早苗必須收回錯誤言論,給中國人民一個明確的交代。現在,中方堅持自己的要求不變,日方則放低了對中國總領事網貼的歪曲炒作,同時,也不再公開強調要中方采取“適當行動”。他們的新調門是,正是因為立場不同,日中之間保持多層級溝通才更為重要,並試圖尋找對話機會。


中方已明確排除了中國總理與高市早苗在南非G20會議期間舉行會晤的可能性。

第二是,中方采取了一系列實質行動,日方幾乎沒有還手之力。中國向國民發出避免近期赴日旅游留學的安全警示,一些航空公司取消去日本的航班,旅行社停止組團前往日本,很多個人也響應了國家的警示。英國衛報援引專家的估計稱,短短幾天的時間,中國人取消了約50萬張前往日本的機票,一些日本的旅店也收到房間退訂。中國游客的斷崖式減少,將會明顯沖擊日本旅游業,日本旅游相關的各種股票均出現下跌,有些跌得很重。

日本駐華使館也對其在華僑民發了安全示警,但日本沒有建議其國民近期避免前往中國

除了旅游業,日本方面非常擔心中國會在稀土供應上卡日方脖子。日本貿易大臣赤澤亮正周一表示,目前尚未有這一動向,但輿論擔心如果危機進一步加劇,中國稀土限制就可能走向前台。


西村博之是日本著名的網絡大V,他發表了一個非常熱的帖子,在X上被轉了5千多次,閱讀達到2百萬以上。他在帖子中寫道,“我們不應該聽信那些不負責任的網民和名人煽動對華情緒的言論,而應該傾聽現實世界中勞動者和農民的意見。如果中國停止出口,日本將面臨化肥短缺,導致糧食短缺,以及稀土短缺,這將使日本的高科技產業陷入停滯。俄烏戰爭最初只是‘空洞的威脅,不會付諸行動’。”

第三,日本在國際上的孤立越來越明顯。事情發酵已經一個多星期,但沒有一個主要西方國家哪怕是比較婉轉地挺高市早苗涉台言論。華盛頓的態度很低調,其他西方國家更是不為高市早苗幫腔,而周邊幾個國家的態度全都站到了日本的對立面。朝鮮(专题)和俄羅斯直接批評了高市早苗的言論,韓國則因獨島之爭拉出與日本外交對抗的另一條戰線。高市早苗一上台就把日本帶入到近年極其罕見的外交沖突漩渦。


總結起來就是,中國通過一周的反制,壓住了高市早苗上任以來挑釁中國的氣焰,也讓整個日本輿論整體上進一步看清了台灣(专题)問題是日本碰不得,也根本沒有實力主動去踩的紅線。

中方剛剛采取了部分行動,對中國自己幾乎不產生連帶損失,就已經讓日方感覺到難受。日本商界的行業領袖們周一會見了高市早苗,敦促她緩和緊張局勢。日本最大的商業游說團體——經團聯會長筒井嘉信表示:“政治穩定是經濟交流的先決條件。”

這次沖突使中方的優勢迅速顯現出來,這是中日實力對比變化的一次總結。通過今年中美貿易戰和中國93大閱兵,日本人對中國的新認知正在逐漸形成過程中。中國到底有多大實力,外界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。發達國家很多人依然認為中國只能生產低端產品,大而不強。但是今年的貿易戰成為全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裡程碑。中國成為全力反擊美國,並且擊退了美方進攻,用實力扞衛了自己尊嚴和利益的唯一國家。這對長期被美軍占領,外交上仰美國鼻息的日本來說,簡直就是神話。這些強烈印象正在與這次沖突中中方的實力展示共振,讓西村博之那樣的聲音在日本社會得以發出,並且廣泛傳播。

接下來,高市早苗在台灣等渉華問題上的表態有所收斂,說話更加小心,有可能會是一個基本趨勢。日方會爭取高市早苗不明確收回涉台言論,但是用其他方式迂回消除之前言論影響的解決辦法。但我相信,中方不會輕易放過她。因為對中方來說,這就是中日之間圍繞台灣問題的一次攤牌,我們要徹底消除日本試圖影響台海局勢的野心,並且通過此役,為我們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的莊嚴宣示在國際上立威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6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34 秒